
看中醫非得去大醫院,掛號排隊、就診排隊、付款排隊、抓藥排隊嗎?
對于彩香新村的居民們而言,這些麻煩現在可以統統省掉——家門口的石路街道衛生服務中心二樓專家診室,從周一到周五,每天下午都有一名來自大醫院的資深中醫師坐診;不僅如此,連抓藥、煎藥的麻煩都可以省掉,醫生的電子處方,在線傳輸到中藥飲片廠家,藥廠根據處方集中配藥煎藥,煎好后集中配送,整個流程就像上網淘寶。記者了解到,這樣便捷的基層醫療機構中醫藥服務網絡,2015年有望覆蓋蘇州全市。
中醫下基層“粉絲”一大片
上個星期四的下午1點半,來自蘇大附二院中醫科的副主任醫師陳健云準時來到石路街道衛生服務中心坐診。診室剛剛開門,就來了老中青一家三代人。這家人并非彩香新村的居民,而是從吳中區特意趕來看病的。按照中醫“望聞問切”的傳統,陳健云為患者把脈,觀察他們的氣色、舌苔,聽呼吸、心跳,詢問癥狀然后對癥開出藥方。此時,診室外面已經有等候看病的患者在排隊了。從周一到周五,蘇大附二院的一名主任中醫師、一名副主任中醫師,蘇州市中醫院的一名副主任醫師、兩名主治中醫師,會輪流到石路街道衛生服務中心坐診。大醫院的資深中醫下基層,為石路街道衛生服務中心帶來了旺盛的人氣。“看中醫的病人最多一天能有上百人,平均每天有七八十人,中醫門診量上升到整個門診量30%左右。”衛生服務中心主任黃芳說。這些中醫們的粉絲,除了石路街道的居民,還有來自姑蘇區其他街道的,乃至吳中區、相城區和高新區。
為什么中醫下基層會這么火爆?記者實地采訪了部分患者。
患者李阿姨說,她持續咳嗽了一個月,去醫院拍片、掛水、打針,但效果并不明顯,“都說中醫擅長治療疑難雜癥,所以我就來試試了。”而另一名患者表示,她一直很相信中醫,但去大 醫院看中醫實在麻煩,“掛號要排隊,候診要排隊,檢查要排隊,繳費要排隊,取藥要排隊……一大早趕到醫院,中午都不一定能看完。現在方便多了,每天都有專家進社區,我家就在衛生服務中心邊上,吃過午飯定定心心地走過來,看完了去接孫子放學都來得及。”
“虛擬藥房”幫基層醫療解決大難題
陳健云在電腦上開好處方后輕點鼠標,瞬間,這張處方就通過互聯網傳到了服務器上,然后轉到了距離石路街道衛生服務中心十多公里以外的天靈中藥飲片公司。天靈中藥飲片公司位于高新區楓橋工業園,發源于民國年間楓橋白馬澗的李記藥鋪,目前已成為江蘇省最大的專業中藥飲片生產企業。在天靈公司,電腦會自動對中醫開具的處方進行復核,按照藥典設計的程序將審查處方是否存在藥物配伍禁忌。復核通過后,系統將生成內部處方,傳輸到藥材庫,藥師們根據處方配好藥材,送到集中煎藥車間。
記者在天靈公司的集中煎藥車間里看到,上百臺電腦控制的自動煎藥機排列得整整齊齊,從藥材浸泡到下鍋煎熬,每一步驟的時間都精準把控。煎好的藥液按照劑量封成小包,便于患者服用。藥渣集中收集,統一進行環保化處理。配好的藥材和煎好的藥液都會留存小樣,以備監管部門抽檢。每天一大早,前一天煎好的藥液會集中裝車,像送快遞一樣配送到各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當天下午,患者們就能去領取。天靈公司總經理李建華告訴記者,煎中藥是個技術含量較高的活,哪種藥材要浸泡多長時間,建制過程先放哪種藥后放哪種藥,兼職的火候、時間,都很有講究,一般患者是根本搞不清楚的,“現代社會分工很明細,要讓專業的人來做專業的事。”
對于街道的衛生服務中心而言,這套“虛擬藥房”系統也為他們省去了很多麻煩。黃芳告訴記者,一個小規模的中藥房,就需要至少200平方米的場地,配備專業中藥師,而且中藥的儲存保管也很復雜,對于基層醫療機構而言,這是一個沉重的負擔。“這種服務外包模式,既省去我們的麻煩,又能保證藥品的質量。”李建華介紹,天靈公司的集中代煎藥服務,將進一步向電商化發展。“我們正在和物流企業接觸,將來會由物流企業為患者配送,可以按照患者的要求在指定時間送到指定地點,而且煎藥流程和配送流程,都可以通過微信實時追蹤。”
讓群眾享受便捷的中醫藥服務
“家門口把脈,煎藥送上門”的便捷化中醫藥服務,目前已經覆蓋了整個姑蘇區。“2013年,蘇州市啟動了基層醫療機構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姑蘇區的11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首批試點單位。”蘇州市衛生局醫政處副處長馬郁介紹說。馬郁說,蘇州的中醫藥文化傳統非常深厚,歷史上形成了著名的吳門醫派,歷代名醫有1200多人,醫學著述530多種,現在還有王鴻翥、沐泰山、李良濟等老字號藥房。“因此,蘇州市民對中醫藥的需求量很大。
以冬令滋補膏方為例,去年12月份到現在,僅蘇州市中醫院就接待了1萬多人次,醫院的門檻都快被踩斷了。”中醫文化傳統深厚,群眾需求旺盛,大醫院的接待能力有限,加上國家大力推廣中醫藥,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了蘇州的“中醫藥進社區”模式。馬郁介紹,蘇州市中醫院與姑蘇區衛生系統簽訂了對口幫扶協議,派出骨干醫生輪流前往11家衛生服務中心,一方面為群眾提供診療服務,一方面對社區醫生進行傳幫帶;部分衛生服務中心還另行與其他的大醫院開展合作。在中藥方面,則與天靈中藥飲片公司合作,由天靈公司為患者提供配藥、煎藥、配送服務,這種模式,可以降低基層醫療機構的負擔,保證服務的專業化、同質化、標準化,而且便于質量把控。目前,衛生局正在積極推廣這種中醫藥下基層模式,“計劃在2015年之內,將基礎中醫藥服務推廣到蘇州全市境內的所有鄉鎮衛生院、街道衛生服務中心,以及鄉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馬郁告訴記者,蘇州已建立了8個“中醫適宜技術培訓基地”,培養、提升基層醫生的中醫診療水平,同時,將中醫向更多的綜合性醫院推廣,“最終目標,是建立一張龍頭醫院-骨干醫院-基層醫療機構的三級中醫藥服務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