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家相關企業、五家上市公司、一條完整產業鏈……這是蘇州吳中區生物醫藥產業交出的最新“成績單”。從2001年獲批建立“國家火炬計劃醫藥特色產業基地”至今天成為“吳中藥港”,蘇州吳中區生物醫藥產業經歷了10余年的發展。7月5日至9日,第31屆國際生物科學暨生物產業大會在這里舉行,此刻它正在接受世界目光的注視。
“如此重大的世界性的生物科學盛會在吳中舉行,是對蘇州吳中區生物科學發展的一種認可,也是一種壓力。”王澤民表示:“下一步,吳中區將延伸醫藥和生物技術產業鏈、做大產業規模、完善公共服務并加快人才集聚,進一步提升‘吳中藥港’品牌的實力。”
10余年的發展后,一條從研發到生產、銷售、服務外包,覆蓋基因藥物、化學藥物、中藥飲片、中成藥、OTC營養補充劑、原料藥以及各種醫輔材料、醫療器械的產業鏈在蘇州太湖漸露雛形。
“產業起步階段,我們為打一個什么樣的旗號煞費苦心,最終舉起了‘吳中藥港’這面大旗,希望經過長足的發展,它能像美國的硅谷一樣被世界認同”,蘇州吳中區科技局局長王澤民這樣介紹“吳中藥港”的由來。
據介紹,截至2011年,吳中區共擁有醫藥、生物技術及相關企業百余家,其中醫藥及生物技術企業36家,醫療器械企業56家,服務外包企業8家,打造了中科院吳中生物醫藥研發園、藥明康德安評中心等重要檢測平臺,并吸引了如諾貝爾醫學獎得主穆拉德等世界頂尖科學家進駐。其中,輝瑞公司、藥明康德、江蘇吳中、東瑞制藥、天馬精化5家骨干企業已在海內外成功上市。2011年,該區醫藥和生物技術產業(含生物農業)實現總產值近百億元。
目前,吳中區已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OTC營養補充劑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第三代頭孢類抗生素及中間體供應基地、全國品種最全并已獲得歐洲相關資質認證的肽類系列產品研發生產基地、全球最大的抗艾滋病藥物關鍵原料生產基地等集產學研于一體的生物醫藥尖端研發產業基地。此外,落戶于當地的西山中科實驗動物有限公司還是華東地區唯一的致力于非人靈長類實驗動物資源繁育、供應和研究的機構。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科學院與蘇州吳中區有著多年的交流合作,目前已有七八個與生物學相關的研究中心入駐吳中,對于吳中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局局長張知彬表示:“產業很大,國際競爭能力總體來講比較弱;產值很高,但是利潤較薄。這是我國目前生物醫藥產業面臨的主要問題。其主要原因在于,靠國外技術的引進,缺乏核心知識產權”。
張知彬認為,蘇州吳中區打造“吳中藥港”最關鍵的任務就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擁有自己的核心知識產權。要變“中國制造”為“中國創造”。(記者 黃梅)
來源: 中國新聞網